首頁>>技術前沿>>網站/軟件行業動態
陜西——集成電路產業版圖上那顆璀璨的星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陜西就是中國重要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基地,新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就誕生在西安微電子所。由航天、軍工帶動的教育、科技資源為陜西集成電路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陜西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改變了過去規模較小的局面。隨著美光、三星、華為、中興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半導體和通訊企業在此落戶,陜西集成電路產業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成熟度都得到顯著提升。
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從地緣上看,陜西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并不像開放程度更高的東部沿海城市那般具有優勢,那為何能夠取得目前的成績?除了多年來省市領導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度重視,持續投入和扶持外,三星等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領發揮了重要作用。陜西9成集成電路企業集中在西安,應該說基礎較好,只是此前多以國內企業為主,但作為中西部城市,視野以及規模上的限制制約了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形成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深圳為中心的泛珠三角以及陜西為代表的中西部四個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在日趨完備成熟的產業鏈體系支撐下,陜西一躍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西部集成電路重鎮的雛形呼之欲出。
首先,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附加值,集約用地等特征,使得其在經濟結構轉型中起到重要作用。陜西地處我國中西部地區,工業能力一直是短板,因此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也同多年來陜西整體經濟謀求結構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的訴求契合,成為其新舊動能轉換的“助推器”。此外陜西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對其外向型經濟以及制造業起到了推動作用。
第二,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國半導體產業能否實現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提升跨越的關鍵。陜西高校數量列全國第三,有20多所設有微電子專業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約占全國的1/6,人才基礎對于產業發展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也是我國半導體人才培養和輸出的重要省份,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育提供了堅實基礎。
第三,陜西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龍頭集聚效應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星項目落戶西安后,周邊中西部省份四川、重慶、合肥等都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十三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進行推進,于是有了武漢的長江存儲,成都的格羅方德,合肥的力晶等,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熱情。
從陜西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縮影看,集成電路作為高技術、高度國際化的產業,一方面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苦練內功,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開放、共贏的國際合作理念。正是憑此,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由早期的引進淘汰、落后產能,到現在能夠實現全球同步技術的引進,積極融入到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體系中貢獻力量。近年來在國家戰略有力推動,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企業市場化運作的多方努力下,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全文完】
0 ([$-頂稿人數-$])
0 ([$-踩稿人數-$])
版權聲明:
1、弈聰軟件網站內容中凡注明“來源:XXX(非西安弈聰網站)”的作品,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其中涉及的網站建設,網站優化,APP開發,微信小程序開發,大數據平臺開發,區塊鏈技術開發等軟件開發技術細節并不代表本站贊同支持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署名“西安弈聰”的作品系本站版權所有,任何人轉載請署名來源,否則西安弈聰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站內容中未聲明為“原創”的內容可能源自其它網站,但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其觀點,對此帶來的法律糾紛及其它責任與我方無關。如果此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我方進行刪除。
企業動態